2020年7月

  江河告急!汛情紧急!连日来,受持续性降雨影响,多地江河湖泊水位超警戒,洪水集中来袭。我国多个省份发生洪涝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给群众正常生产生活造成影响。

  7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部署防汛救灾工作。会议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一线、靠前指挥、现场督查,在防汛救灾第一线体现责任担当,组织广大干部群众众志成城、顽强奋斗;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担负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主动担当、敢打头阵,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防汛救灾的强大政治优势,让党旗在防汛救灾第一线高高飘扬。

  我国是世界上水情最为复杂、江河治理难度最大、治水任务最为繁重的国家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防汛救灾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关系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国家安全。”对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来说,防汛救灾也是一场大战大考。暴雨接连来袭,洪水漫过江堤……危急关头,既考验防灾救灾体系和应急管理能力,也检验责任担当和为民情怀。越是险情当前,越照见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汛情就是命令,必须闻“汛”而动,迎难而上。

  哪里有汛情,哪里就有冲锋陷阵的身影;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叩击心灵的担当。“巡堤,既是为国家,也是为自己的小家。”湖南沅江,53岁的党员黄昌明提着铁锨,带领村民昼夜巡堤。“只要群众需要,我就义无反顾。”浙江衢州,第三年参与抗洪抢险的民警程利丰,已经记不清自己究竟出了多少次警。“遇到危险,第一反应就是向前冲。”“洪水不退,我不退!”防汛救灾战场上,无数共产党员冲锋在前、挺在一线,激励和带领广大群众筑起防汛救灾的责任堤坝。

  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才是真正的共产党人。回溯历史,从轰轰烈烈的革命战争年代,到激情燃烧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再到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大潮涌起,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共产党人的初心永不改,共产党人的担当最有力。汛情当前,守初心、担使命是具体的,要求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压实责任、勇于担当,用实际行动全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近日,中央组织部专门印发通知,要求在防汛救灾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防汛救灾一线,淬炼过硬作风,也最能考察识别干部。眼下,我们既要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抢险救灾工作,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避免疫情出现反弹,又要统筹灾后恢复重建和脱贫攻坚工作,对贫困地区和受灾困难群众给予支持,防止因灾致贫返贫,任务十分艰巨繁重。恪尽职守、攻坚克难,身先士卒、争做表率,应是每一名党员干部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一幅新闻照片,打动人心:经过连续奋战,江西鄱阳中洲圩决口处成功实现合龙;霎时间,圩堤上迎风招展的一面面红旗,映红了连绵无际的水面。“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面对十分严峻的防汛形势,让党旗在防汛救灾第一线高高飘扬,不畏艰险、战风斗浪,我们必将带领群众筑起战胜洪水的铜墙铁壁,为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凝聚更昂扬的精气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刚刚过去的2020年上半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巨大冲击,面对世界经济的深度衰退,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速度,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推出一系列恢复经济社会发展的组合拳,中国经济在上半年实现了由降转升、由负转正的稳步复苏态势,展示出强大的韧性与活力。
  湖北武汉,曾经疫情最严重的地区。如今,这里生产生活正加速回到正轨。
  阳逻港三期码头,作业量逐月攀升,物流大动脉正在恢复。
  东风本田的生产线上,每50秒就有一辆新车下线,日产3000辆,产能回到了峰值。
  武汉光谷,一家激光设备研制公司,投资1.8亿,启动了新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的建设。
  企业的信心回来了,湖北的经济活力也回来了。
  这是湖北省上半年用电量增速曲线。疫情冲击下,用电量在2月极速下跌,从5月开始恢复正增长。三个月时间,党中央举全国之力,取得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决定性成果。同时,协同各方力量,从财政税收、金融信贷、投资消费等多个方面,一揽子政策全力支持湖北经济社会发展。
  深度下挫,到向上反转,看湖北知全国。从一季度负6.8%到二季度正3.2%,中国经济承压前行,迎难而上。
前所未有的冲击,前所未有的艰难。既要防控疫情,又要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对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谈何容易?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统揽全局、果断决策,从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到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从推动有序复工复产,到强调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每一步都是稳扎稳打,为中国经济坚定了信心,指明了方向。
  方向明确,一系列政策措施务实精准。
  今年,中央安排1万亿财政新增赤字、1万亿抗疫特别国债,资金直达县市基层、直接惠企利民。
  持续推出助企纾困政策,推动金融系统全年向各类企业合理让利1.5万亿元。
  加大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税收优惠力度、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一系列减税降费措施,全年将为企业再减负超过2.5万亿元。
精准施策,扎实推进。上半年,中国经济稳住了基本盘,实现恢复性增长。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释放蓬勃动力,新的发展动能正在为中国经济注入新的能量。
  在山东,5G基站迎来安装的高峰期,今年新开通5G基站就要超过1万个。
  在安徽,智能化成为工厂里的新风尚。今年,安徽全省技改投资将比去年增加10%。
  在海南,121个自由贸易港建设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281亿元,深化开放的政策措施正加速自贸港的建设。
  依靠改革应对变局、开拓新局,中国经济必将稳步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